路遥《人生》这本书中,高加林是个怎样的人,我们或许看得清,又或许看不清。
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刘巧珍扮演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也许他再也不可能遇到像巧珍这种为了爱情义无反顾的女子。
黄亚萍或许是真的爱高加林的,但她却现实的放不下一切美好物质生活,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那么他们所舍弃的东西也就不同。刘巧珍作为一个金子般的人物,我们可以笑她傻,但我们不得不说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如刘巧珍般善良,她是多么聪明的女子,高加林回来以后,她没有放弃马栓,因为她尝过被人抛弃的的滋味,所以她不会抛弃爱她的人。
或许她真的大彻大悟,往往去的才是最珍贵的。
我一直很好奇路遥笔下的高加林再回到一次又一次被他抛弃的的村子里时,会有怎样的境况?我的脑海中有千万种结果,唯独想象不到他是被安慰、鼓励……
这真的让我忽然想起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是怎样的乡土情啊!或许这也就是房龙所谓的《宽容》吧,我只有猜想,作者路遥是不是也在此影射出乡土中国的乡土情?
或许真的如作者路遥所说,高加林这一路走来,到底是生活给他开了个玩笑,还是他给生活开了个玩笑,但终究是没有答案的。因为不管是谁给谁开了这么一个玩笑,终究成为过往云烟。
刘巧珍这样善良的女子,在高加林失意归来,去求明楼的时的样子我们或许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这样一个真情真意的女子雨泪俱下的求明楼给高加林一个再次做老师的机会。这样一个就算被无情的抛弃,依然会找出无数的理由去说服别人,高加林是个优秀的人,是因为她配不上他,
可是,高加林,问问你,你到底爱的是黄亚萍给你的优越的虚荣的物质的繁华,还是巧珍给你的朴实的信任的无条的付出?
路遥啊,路遥,难道你写本书真的是想表达繁华只为一时,真情却能一世,但我们终究不能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但时光不等人,也不会为一个人的心而停留……